一、世界农村的发展历史?
世界农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农业发展上千年,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
原始农业
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是以磨制石器工具为主、采用撂荒耕作方法、通过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农业。
首先是南纬10°到北纬50°之间的一些地方,开始了从采集、狩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过渡。西亚、北非、中国、印度及中美洲等地古老文明的出现,最初都与农业的发生直接相关。
人类早期使用的生产工具是木棒,还学会了把石斧、石锄等经过磨制的石器缚在木棍上,用来开荒掘地,种植作物。
后来有些地方发明了简单的木犁和青铜农具,并用驯化了的牛、马等大牲畜作为役畜来牵引。但主要的工具仍是取自自然界的木、石等材料,主要的动力也还是靠人的劳动。
土地在耕种一段时间后地力衰竭,就按下暂停键,等待自然恢复好后再重新开启。
原始农业首先出现在以下地区
西亚地区
原始农业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及其邻近地区出现较早。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年金石并用时期,就已发展了灌溉农业。
埃及
埃及的原始农业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沿岸土地得到灌溉,沉积下来的淤泥含有较多肥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王国时期,已经有了牛拉的木犁、碎土的木耙和金属制作的镰刀;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和亚麻,还种植橄榄、葡萄以及多种蔬菜。
中国
中国的原始农业约有近1万年的历史。当时北方黄河流域是春季干旱少雨的黄土地带,以种植抗旱耐瘠薄的粟为主; 长江流域以南是遍布沼译的水乡,多栽培性喜高温多湿的水稻。
最早都实行撂荒制。青铜农具已经出现,但未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一般农具虽较前有所进步,但仍多以木、石为主。农具的形制续有改进,所谓“六谷”、“六畜”都已形成,农业有了明确的分工。
印度
当时主要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和豌豆等,并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亚洲棉花栽培,水稻栽培也已遍及许多地方;除了木石农具以外,青铜制的锄和镰已有应用。
美洲
新大陆的印第安人,早在欧洲移民来到之前,就已独立地形成了原始农业,尤以中美洲及中央安第斯地区较为发达。印第安人除种植玉米外,还培育了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一大批在当今世界上受到广泛利用的作物。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是使用铁、木农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和自然肥料,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
由原始农业进入古代农业的过程,在西方是从奴隶制的希腊、罗马开始的,在中国则发端于春秋战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候。
古代东西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都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
希腊
约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希腊克里特岛始使用铜和青铜农具。到公元前1130年,多里亚人开始使用铁器。最早的铁制农具是镰刀,接着其他铁制农具得到发展。
5世纪中期,开始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的一熟制,在较为贫瘠的地方则采用了三圃制,交替种植大麦、稷并安排休闲。
罗马
罗马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时已形成农业村落,实行二圃制的经营方式,从春到秋的休闲期中实行3~5次休闲耕,在秋雨来到之后播种冬麦。冬季为了便于排水,田间多作畦掘沟。
西欧
欧洲少数地区如希腊克里特岛、希腊马其顿地区以及中巴尔干地区等约在公元前6000~前3000年即发生了原始农业,对西欧古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是典型的三圃制,即将全部耕地划分为3个耕区,依次轮流种植冬小麦、春小麦和进行休闲。但在中世纪实行三圃制的欧洲,农业生产管理较为粗放,一般用撒播方式播种,几乎不进行田间管理,产量很低。
中国
从春秋战国实行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基本上结束了撂荒制,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采用土地连种制。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之后,带有铁制犁铧的耕犁就逐步得到推广。
唐代水田用的江东犁,形制已相当完备。唐宋以后,江南地区修筑圩田,形成水网,再用筒车、翻车提灌;在东南、西南的丘陵山区,修建梯田,有利于生产及水土保持。
现代农业阶段
伴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不可持续发展性的认识,也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农业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别,它在西方又经历过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现代农业的生产工具以智能化和机械化为特征。
现代农业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经历过不同的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农业的确立
在西方,英国在14世纪废除农奴制以后,经过16~18世纪的圈地运动,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大租佃农场已占绝大多数。其他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条是美国式的道路,在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关系的基础上,在小农经济自发分化的过程中,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农场经营。另一条是普鲁士道路。在德国,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彻底消灭封建的土地关系,农奴-地主经济是逐渐地过渡到资产阶级-地主经济的。
西欧近代农业技术的变革
西欧农业上的技术改革以英国为最早,18世纪末,塔尔所倡导的中耕法和设计的马拉式条播器及中耕机得到逐步应用推广,开始改变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粗放经营方式。
19世纪初,推广了轮栽式农业。它是把耕地分成4个部分,轮换种植芜菁、大麦、三叶草和小麦。其中,放牧地由于放牧多已改为舍饲,扩大了耕地面积。
同时,包括豆科牧草在内的合理轮作措施和较为精细的田间管理,使单产也有所提高。这样,轮栽式农业就逐步取代了三圃制,耕地得以充分合理利用。
美国近代农业技术的变革
地多人少、劳力不足的美国为了迅速提高农业产量,进行了农机具的改革。19世纪初开始使用畜力农业机械,1825年第一台马拉棉花播种机注册登记,接着谷物收割机、畜力脱谷机、玉米播种机及割草机等相继问世。
到19世纪50年代,马拉农具已普遍使用。1850年美国开始使用蒸汽机,最早是用在脱谷机上。1870年试制成第一台蒸汽拖拉机,1910年生产出汽油拖拉机。
进入20世纪后到20年代,则是蒸汽机与内燃机争相发展的年代。此后蒸汽机即被淘汰。美国以农机具的改革作为技术革命的起点,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发达国家农业的现代化
从20世纪初主要是20年代开始,农业生产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进入现代化时期。它的标志是内燃机牵引的轮式通用拖拉机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动力。法国从30年代初开始,1955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英国从30年代初开始,在二次大战后就完成。联邦德国在1935年开始,到1955年基本实现。
苏联在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从1929年开始对农业实行技术改造,在1955年结束了这个技术转变过程。美国从40年代以后转向采用化肥和其他技术措施来提高农业产量。
有些地方轮栽式农业向专业化的自由种植过渡,出现了小麦、玉米、棉花以及蔬菜、果树等的大规模专业化经营。畜牧业和园艺业中还出现了更加集约化的设施型农业。
二、英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历史?
英国政府一贯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认为电子商务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灵活性及效益性,便于进一步开拓市场,最终为贸易增长创造巨大的潜力。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就在《竞争白皮书》中设定了“2002年前使150万家中小企业上网并使其中100万家进行网上贸易”的目标,并提出了“使英国成为世界上从事电子商务最理想场所”的口号。根据欧盟委员会颁布的《电子商务指令》,英国政府在2002年8月制订了《电子商务(欧盟指令)条例》,旨在促进和保证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根据发展目标,英国政府身体力行,首先在政府部门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的宏图,计划在2005年前实现所有政府服务性业务的网络传递。截至目前,英国政府采购中的很大部分都是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实现的。
在业务管理上,英国贸工部具体负责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制订及执行;国家统计局联同贸工部等有关部门制订电子商务统计规则及方法,并具体负责电子商务的统计、年度调查及分析工作。
为推进电子商务的普遍开展,针对中小企业在从事电子商务上有较大困难的实际情况,贸工部专门制订了“英国商业在线”方案,向中小企业提供免费专家咨询、信息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利用因特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挖掘商机。目前,全英约有400多名“商业在线顾问”活跃于电子商务发展领域。此外,为检查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进度情况,贸工部及国家统计局通过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各种形式,每年对部分英国企业及美、日、德、法等9个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使用情况调查,形成《国际基准研究》和《电子商务调查》 等年度报告予以公布,并对照检查政府发展目标的进度情况。与此同时,贸工部协同有关部门在对零售、电信、纺织等个体行业进行电子商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性行业发展意见。
三、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1993年电子商务概念引入中国。
199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笔象征性的网上交易。
1998年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为目标的企业间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开始启动。
1999年以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开始了由概念向实践的转变。从最初的B2C模式扩展到C2C网上拍卖以及年末兴起的B2B模式,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
2002年基于移动,联通的短信收费模式的兴起和运营环境的成熟又积极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003年底出现第一例“非典”,到2004年全国防范“非典”,兴起了互联网泡沫以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彻底走出互联网冬天,电子商务概念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应用。从这一年起更多的企业开始上网,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始了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2004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增长率为73.7%,营业额达到4800亿人民币。
2005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5531亿元,其中B2B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发展,并占到整个市场的95%以上。在这一时期随着淘宝,ebay易趣,拍拍网的兴起,C2C电子商务也开始普及,C2C交易额高达135亿元。
200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预计2007年将突破1.7万亿。目前C2C市场光淘宝网的零售额就已经超过了沃尔玛在中国的所有超市的总零售额。
,
结论:从发展可以看到,在我国实质性的电子商务起源于1998年,发展目前行业是千变万化,这是一个平等的没有权威的新兴产业!
四、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的目的?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牵涉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物流、农民就业、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等事关“三农”的全方位课题,正逐渐改变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加快农村市场转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推行的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协调农民在商品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利益矛盾,使农业生产经营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震荡之中。农村电子商务化,是“互联网+”在农村的一种模式转型,能够端到端的整合现有资源,从源头上把农产品汇聚在一起,屏蔽了农民信息的不对称性,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交易风险,为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条捷径。大力普及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避农产品的销售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和范围,丰富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业市场,其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主体多元化。同时,农民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整合与共享农业信息,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快速找到合适的贸易伙伴,加快农产品流通。从而帮助农民科学地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第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有效促进农民返乡创业和就业,遏制农村“空巢现象”的蔓延,促进农村就业和社会稳定,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也能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五、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重点?
打造农商产业联盟许多农民都不会使用电脑,无法进行网上交易。要提高产供销组织者的能力,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运销组织者,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
完善物流集体配送有些地区农村交通不便,快递成本高,阻碍电商发展。在县级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的统筹调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运力,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集体配送。
搭建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及时公布产地交易价格和主要产品供求信息,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销售,促进产地经纪人与规模化网络卖家、产地电商与销地电商和规模化买家的对接。
鼓励农产品电商创新发展鼓励农产品电商开放运营和纵横联合,广泛嫁接各类“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六、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时间?
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中国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当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国家开始了农村电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主要包括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农村电商人才、推广农村电商等方面。
七、农村发展专业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2)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3)缓解贫困(4)发展金融与金融普惠(5)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6)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八、农村电子商务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
农村电子商务论文的研究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障碍和解决策略;
4)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模式研究。研究目标包括:
1)深入了解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2)探讨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路径;
3)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障碍,提出解决策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4)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效率和竞争力。
九、闲鱼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意义?
闲鱼致力于将自己周边不用的二手产品卖给有需求的人,可以大大的减少污染,也能让自己杜绝浪费。
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价值?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扩宽了农村就业渠道畅了农产的销售渠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