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前言和摘要?

291 2024-10-09 18:11

一、论文的前言和摘要?

1、作用不同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前言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2、特点不同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前言要开门见山,不绕圈子;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

3、种类不同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仅限于叫法不同,具有一样的功能。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二、论文摘要和前言区别?

论文摘要是文章中重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前言则是论文的写作背景介绍。

三、论文的前言和摘要的区别?

区别在于内容不同。论文的前言是说明这篇论文的创作过程,为什么而创作,创作的目的,方法等,摘要则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摡括。

四、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论文

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论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行业也逐渐崛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农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为农民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而物流行业则扮演着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农村电商与物流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农村电商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电商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在网上购买或销售农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农村电商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方式,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电商平台的出现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球。这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区域限制,让农产品得以更好地流通和推广。

农村电商与物流行业的互动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而物流行业的壮大也受益于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物流企业可以为农村电商提供配送、仓储等服务,保障农产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同时,农村电商对物流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快递物流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出更适合农村环境的配送模式。同时,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为自身业务拓展提供新的渠道。

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的影响

农村电商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农民增加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有助于打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为农产品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而物流行业为农产品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配送服务。随着农村电商和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农村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农村电商的发展分析论文

农村电商的发展分析论文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当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纽带。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

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年前,当时农村电商仍处于萌芽阶段,其发展速度并不快。然而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农村电商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也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优势

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农村电商能够消除传统农产品销售中的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次,农村电商能够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更多的城市居民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农村电商还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电商发展的挑战

尽管农村电商有着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持,而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给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由于农村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有限,农村电商在拓展市场和提升销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农村电商还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挑战。

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

尽管农村电商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交流的增加,农村电商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支持,农村电商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正逐渐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创新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电商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六、农村电商创新与发展论文

农村电商创新与发展论文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融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本篇论文将探讨农村电商的创新与发展,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农村电商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开始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通过网络了解市场行情,开展农产品交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电商迅速崛起。

农村电商的创新模式

农村电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农产品线上销售:农民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上网销售,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与农户之间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 物流配送服务:农村电商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让农产品能够迅速送达消费者手中,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 农产品信息化管理: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农民管理农产品信息,包括生产、销售、库存等,提高了农产品的管理水平。

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电商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

  • 促进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能够更广泛地进入市场,提高销售额。
  • 带动农村就业: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进行品牌化、包装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农村电商发展中的难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 物流配送成本高昂: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需要解决物流配送问题。
  • 农民信息化水平不足:部分农民信息化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农村电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电商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农村电商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地区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农村电商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七、关于论文的前言与摘要的区别?

前言和摘要是论文中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对论文的简述,但是主要侧重点和基本内容不同。具体区别如下:1. 前言:前言一般出现在摘要或者概述之前,是整个论文的开篇之语,主要是由作者自己写出来的一段内容,用来说明论文的写作缘由、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写作的构思、方案等等。前言往往是比较长的一段内容,它包含了整篇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与论文主体内容紧密相连。

2. 摘要:摘要是总结全文内容的一段文字,摘要位于论文正文之前,量一般在400-800字左右。它通常由论文作者在完成全文内容之后撰写而成,摘要的主要作用是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题、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而且摘要还要写得生动、简洁、明了、翔实,以便吸引读者阅读全文。

综上所述,前言和摘要虽然都属于论文的开篇,但是两者写作目的和内容是不同的。前言强调的是对整篇论文的介绍和阐述,而摘要则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是一种简短的读后感。

八、论文的摘要和前言什么区别?

一、论文摘要

硕士论文的摘要是作者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简要介绍,也是对学位论文选题所表达信息的补充。一般用简洁、明确、易懂的语言对学位论文的全文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展示论文的主要信息。

从作者的角度看,学位论文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阐明本项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与路径、结论与创新点。

从读者角度看,阅读一篇论文,一般是先读其摘要,获取文献相关信息。从文摘期刊到文献检索,以至联网,这些文献信息交流大都利用“摘要”进行的。如果“摘要”写得不当,就不能很好地展示其论文的“风采”。

硕士论文的摘要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背景。简要归纳和提炼研究背景中的“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的内涵,引出学位论文选题的意义。

(2)研究目的。简要阐述学位论文关注的问题或研究目的。

(3)研究方法与路径。简要阐述学位论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思路和技术路线展开分析研究的。

(4)研究结论与创新点:概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在具体撰写时,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分别表述,也可以部分整合在一起表述。

如:过琰林同学的硕士论文《安徽省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规划策略研究》,其摘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全国国有农场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并于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龙亢农场是安徽省农垦系统的排头兵,2011年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13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良好基础和条件,2017年7月启动创建工作。因此,研究探讨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规划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现代农业庄园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归纳龙亢农场资源、区位、经济、社会等特点;分析龙亢农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优势及挑战;从产业、空间、环境、设施方面探寻国有农场创建现代农业庄园的规划策略。

研究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等方法,对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发展特色进行深入解读,认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与“特色田园乡村”等在发展理念、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特色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现代农业的科技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农业装备大型化、农田管理智能化,以及农垦特色文化等是农垦的本色。在深入分析龙亢农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等基础上,研判认为龙亢农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发展困惑,需对照创建目标和未来发展需求,探究其规划的策略。

依据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创建要求,立足龙亢农场现状,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研究在解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基本要求与发展类型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的定位、思路及目标;围绕产业、空间、环境、设施四个方面展开策略研究:在产业上,以提升现代农业为核心,创新多元农旅融合、体现农垦本色,打造休闲主题;在空间上,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保留乡土肌理,通过培育农旅复合空间,实现农业与旅游、农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环境上,凸显农垦风情,构筑大美田园,延续自然肌理,优化生态景观结构,营造具有农垦特色的休闲环境;在设施上,根据服务需求和农场设施现状,以共享共建为主要手段,实施旅游服务设施与小镇设施一体组织、农业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统筹建设、设施农业与旅游服务节点有机结合。

如:王畅同学的硕士论文《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其摘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大量小城镇展开了撤并工作,使乡镇布局趋于合理,推进了产业升级、空间优化、资源整合;与此同时,乡镇撤并实际削弱了被撤并镇的地位和功能,其原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冲击、被边缘或者已经不适应,难以组织起高效的生产、优质的生活及其社会服务,成为发展的“短板”。本研究试图探求适宜的更新思路与方法指导被撤并镇的有机发展问题,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探寻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规划策略。

研究以2016年苏州市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先行试点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等方法,解读和分析港口小城镇的现状特征以及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合力缺失下发展成果“非均衡”共享,以及撤并后“被边缘”处境造成发展难度增加。通过导入适宜的有机更新途径与方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发展需求,有机融入区域城镇体系布局;存在的许多不足与发展困惑,对照有机更新新理念和新方法,实现撤并后多个层面的有机蜕变与复兴。

在解析被撤并镇发展困境和有机更新适宜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框架、思路与方法;围绕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方面展开策略研究:在区域上,积极融入、承接职能、分担职责,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区促镇、以镇强区,推动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在空间上,围绕“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重构空间结构、调适用地构成、整合用地布局,赋予空间活力,落实担当、提升功能、充分发展、与时俱进,推进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在设施上,修补公共设施、提档服务品质、培育新型载体,促进均等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宜,统筹均衡、更适人居,推进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在文化上,增进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社区文化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为历史文化名镇添砖加瓦,推进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在环境上,增强地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复愈能力,水网治理、水乡营造,发挥区位优势、大河生态优势,推动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

二、论文引言

在“引言”部分,

说明你的论文中所提出的工作动机,

并给读者交代论文的结构。

引言包含四个组成部分,

大概(但不一定)分四段:背景、需要、任务和目标。

首先,提供一些背景,

为那些不太熟悉你的主题的读者提供引导,并确立你的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说明需求,

即指出科学界目前所拥有的进展和人们所期望的进展之间有何差异。

这个需求也指明了工作的必要性。

第三,说明你为了解决这个需求所努力做的工作(这是任务)。

最后,预告论文的剩余部分,

使读者对即将呈现的文档的结构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背景和需求

在“引言”部分的开头,

背景和需求像一个漏斗一样共同发挥作用。

它们从宽泛的角度开始,

逐步缩小到论文中所涉及的问题。

为了激发你的读者——包括审稿人和期刊读者——的兴趣,要为你的论文中提出的工作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动机:从未研究过一种现象的事实本身并不是研究该现象的理由。

写背景时,要吸引广大读者,并引出需求。

不要为了包含背景而包含背景。

相反,只提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需求,特别是需求的重要性的内容。

考虑将背景与时间绑定,使用诸如“最近”、“过去10年”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之类的短语。

你也可以将你的背景锚定在空间中(在地理上或在给定的研究领域内)。

通过描述现状和人们期望的理想情况有何差异来暗示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作为背景的直接延续,说明现状如何。

如果你觉得必须用很多细节来解释最近人们取得的成就

(例如,用一两段以上的篇幅),

可以考虑把细节移到引言之后的一个标题为 "研究现状"

(或类似的内容)的章节中,

但在引言中要对现状进行简要的说明。

接下来,说明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情况,

即我们想要什么。用“但是”、

“然而“或“不幸”等词语强调现状和

人们期望的理想情况的对比。

需求与下面介绍的任务可以结合起来介绍(见本文最后一节)、也可以分开来介绍。

任务和目标

当引言将作者所做的工作(任务)

与论文本身所试图涵盖的内容(文章的目标)分开时,

引言通常会更清晰、更有逻辑性。

换句话说,任务用于阐明你作为科学家的贡献,而文章的目标则让读者为论文的结构做好准备,从而可以有重点或有选择地阅读。

对于任务,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通常是您和您的同事)作为句子的主语(如我们、本文作者);用一个动词来表达研究行动(如测量、计算等);将该动词设置为过去式。

介绍任务的三个例子.

1)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我们研究了一系列连接素通道的抑制剂,如…的影响。

To confirm this assumptio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a range ofinhibitors of connexin channels, such as the connexin mimetic peptides Gap26and Gap27 and anti-peptide antibodies, on calcium signaling in cardiac cellsand HeLa cells expressing connexins.

2)在对照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条件对…的影响。

During controlled experiment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HMPboundary conditions on liver flows.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技术,称为…,它根据程序的实际执行情况计算…值。

To tackle this problem, we developed a new software verificationtechnique called oblivious hashing, which calculates the hash values based onthe actual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下面列举了表示研究行动的动词的例子:

应用:我们应用…法则来…。

评估:我们评估了较大剂量的…的影响。

计算:我们计算了…的光致发光光谱。

比较:我们比较了…和…的效果。

计算:我们计算了由…预测的速度。

推导:我们推导出一套新的…规则。

设计: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

确定:我们确定了…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开发: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算法来…。

评估:我们评估了…的功效和生物相容性。

探索:我们探索了…与…之间的关系。

实施:我们为…实现了一个遗传算法。

研究:我们研究了…的行为。

测量:我们测量了…中镉的浓度。

模拟:我们模拟了…的衍射行为。

对于论文目标,用文件本身作为句子的主语(如本文、这篇论文等),用一个动词表达一个交流动作(如介绍、总结、报道等),将动词设置为现在时态。

介绍论文目标的三个例子.

1)本文阐明了…对…的作用,以及ATP在起源于心房的HL细胞和表达连接素43或26的HeLa细胞中引起的钙瞬变。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ole of CxHc on calciumoscillations in neonatal cardiac myocytes and calcium transients induced by ATPin HL-cells originated from cardiac atrium and in HeLa cells expressingconnexin 43 or 26.

2)本文介绍了增加肝动脉压力和阻塞下腔静脉引起的血流效应。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low effects induced byincreasing the hepatic-artery pressure and by obstructing the vena cavainferior.

3)本文讨论了遗忘哈希背后的理论,并展示了这种方法如何应用于本地软件防篡改和远程代码认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behind oblivioushashing andshows howthis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for local software tamper resistance and remotecode authentication.

下面是表达交流动作的动词:

阐明:本文阐明了...在...中的作用。

描述:本文描述了...的机制。

详述:本文详述了用于...的算法。

讨论:本文讨论了...的影响。

解释:本文解释了...如何...。

提供:本文为...提供了...建议。

介绍:本文介绍了...的结果。

提出:本文提出了一套用于...的指南。

给出:本文给出了一套完整框架。

报道:本文报道了目前针对...的进展。

需求与任务之间的一种优雅过渡方式

表达需求中人们所期望的部分的一种优雅的方式是将期望与任务结合在一个句子中。

这个句子首先表达目标,然后表达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从而在需求和任务之间建立起紧密而优雅的联系。

需求与任务相结合的三个例子.

1) 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我们研究了一系列连接素通道抑制剂...对...的影响。

To confirm this assumptio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a range of inhibitors of connex in channels . . . on . . .

2)为了评估这种多线圈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比单信号传感器好,我们在电场中测试了其中的两个——DuoPXK和GEMM3,其中 . . .

To assess whether such multiple-coil sensors perform better than single-signal ones,we tested two of them — the DuoPXK and the GEMM3 — in a field where . . .

3)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病原体的全球分布和传染性,我们研究了1984年至2006年期间从27个国家收集的1645只变态后和成年两栖动物,以确定是否存在......。

To form a better view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infectiousness of this pathogen,we examined 1645 postmetamorphic and adult amphibians collected from 27countries between 1984 and 2006 for the presence of . . .

三、论文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应当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核心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实证研究等出发,阐述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论点。一篇论文,论点可能有多个,应进行综合和提炼。

论文研究结论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应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结论的内容

学位论文结论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其中“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必写内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没有。“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一般也是要有的。

(1)研究的主要结论

导语:简短阐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导语部分的内容可以省略。特别提醒,成果与结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果是指完成了哪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分层次简短陈述经综合和提炼后的研究结论(一般是论点)。表述方式主要有:

①一般采用“是什么”的表述方式。

②也可以采用分次的表示,先阐述那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是什么”的表达方式。

对于研究的结论,应根据论文的研究核心,建议还应阐述以下内容(根据研究核心进行选项):

●研究结论解答的问题、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创新、拓展、完善);

(2)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简短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创新。

对于研究的创新点,建议还应阐述创新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可参照上条思考)。

(3)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

◆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结论的撰写要求

结论的语言表述应严谨、精炼、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一般500字左右。

如李霞辉同学的学位论文《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研究的主要结论

(1)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布局整体呈“井”字型。

沙上地区特殊的成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的塑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呈“井”字型的整体格局;其特征是:前后通透的居住空间、均等性的交通网络、田庭式的农耕格局;聚落格局蕴含着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观和与遵从自然的环境观。

(2)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是“一埭一河”。

基于埭、路、河空间要素的位置关系,“一埭一河”是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在“因地制宜”下,还有“两河夹一埭”、“两埭夹一河”、“两埭夹两河”、“三河夹两埭”四种形态;聚落形态体现着沙上村埭独有的就近耕作的护田思想、依岸傍水的置宅理念、青睐自然的生活情结。

(3)影响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移民文化、防洪排涝、生活需求、排灌系统五个方面。

自然环境、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布局,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圩塘上的村庄。

移民文化、生活需求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态,没有亲缘关联的移民难以聚落成块状形态,造就了简洁的一字形埭。

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涉及内外水系,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水网格局和形态的类型。

(4)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要素、河埭相邻的水网格局等作为传统乡土文化应予以保护传承。

①在空间要素方面,通过整治河流和乡土化生态环境建设,传承村埭的乡土风貌,优化聚落环境,彰显乡村聚落形态的乡土品格。

②在水网格局层面,通过保持河埭相邻的环境特色,提升标志性节点,注重乡村空间感,延续乡村聚落的形态原色。

③在乡土文化方面,生态性地保护村埭的文化脉络,光大沙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保护乡村聚落形态蕴含的文化内涵。

如孙青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锦丰镇西界港村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主要结论

(1)政民互动理念与村庄环境整治需求高度契合

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角色作用都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整治项目,政府和村民应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的互动;而“政民互动”的核心理念是承认和尊重彼此的诉求,为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情、合理手段,发生协调合作行为,从而达到互惠共赢状态。政民互动式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应然也是必然。

(2)不同的村庄环境整治内容应采用相呼应的互动规划策略

不同的整治内容呈现不同的整治特点,为达到最理想的整治效果,不同整治内容应有不同的规划策略,政民应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充分互动,形成良性、互补、合作的状态。

①整治规划方案的组织——配合式策略。方案组织由政府主导的同时,还需要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向其提供意见和建议;

②整治项目及时序的确定——协调式策略。整治资源有限,而政民双方诉求不同,尊重并协调双方需求是十分必要的,该策略主要包含了权重赋值法;

③基础设施与安全防灾的整治——援助式策略。该类项目公共性强,由政府主导,还应透明化操作,让村民知情了解,获得支持理解;

④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的整治——协同式策略。该类不同的公益属性决定其不同整治主体,政民应通力合作协同整治以保证其灵活性和利用率,该策略有“协同配置,各司其职”和“明晰产权,合作共治”的对应措施;

⑤住宅建筑与私家院落的整治——引导式策略。该类有很强的私人属性,在保证村民自主整治的同时,政府还要提供实际合理的参考方案,积极鼓励引导村民;

⑥环境亮化与景观风貌的整治——参与式策略。该类初期整治靠政府,后期维护靠村民,呈现“政主民辅,优势互补”与“全程参与,保障成效”的整治特点;

⑦整治资金的投入——奖励式策略。挖掘村民的投入潜力是保障资金链的重要方向,“政策倾斜,权限奖励”和“比例补贴,信贷担保”是鼓励调动村民的有效措施;

⑧整治的监督管理——契约式策略。整治中的管理是保证整治成效的手段,而后期的管理是维护整治成果的保障。“静态控制,任务指标化”和 “动态维护,契约实时化”是这两个时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6.2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但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这绝不可以一蹴而就。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的一次粗浅、尝试性探索,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另一种思路,寄希望于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些许基础方向上的指引或助益。笔者也希望参与村庄规划的工作者,能够将文中提倡的“政民互动”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念方法是否有助于村庄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的提升,为其不足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笔者希望:

首先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实践的评估,考察政民互动运用效果及其不足,进而能提高完善现有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再者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决策学等学科知识以研究方法,分别从政府和村民二者视角进行单独研究,深入实际调查,探索政府和村民行为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民互动意愿和深度等的具体方法。

如高好好同学的学位论文《市井的延续:苏州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 研究结论

(1)在现代住区街道中,传统市井生活仍然顽强存在。

现代城市居住模式的改变,使许多街道生活场景逐步成为记忆,但人的生活核心并未改变。人们的某些习惯不会因小巷子变成大马路就消失,只是类似的场景更难寻觅罢了。但凡说得过去的街道,就会自有魅力,吸引着人们观看、驻足、嬉戏……可以说,市井是一直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的街道建设忽略了它。

(2)住区街道环境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街道的不同氛围。或亲切宜人、或静谧祥和、或空旷单调。普遍来看,空间条件优越的街道会吸引更对的人群驻足活动,反之,街道只沦为人们通勤的路径,枯燥乏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但通过不同街道的物质空间要素对比,可以发现,空间环境的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3)市井式微是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工具理性主义导致了以车为本的街道建设。其次,过度封闭的住区形态使得街道界面不友好,加剧了街道冷漠。再者,街道商业氛围太浓,人文休闲功能配置不足。最后,节奏过快的都市生活带来各种压迫感,人们缺少闲暇的时光和心境。前两点直接作用于街道空间建设,后两点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历史、社会等原因。

(4)通过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可延续苏州市井特质。

现代住区街道中市井几近消亡,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延续市井,必须转变街道建设的发展理念:应该从居民的市井生活入手,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当前时代背景与苏州住区条件出发,考虑市井延续的可能。从街道功能、空间、活动,提出街道“转型”应对思路。并结合苏州住区街道现状,通过街道共享、场所营造、边界融合重塑生活氛围,为市井延续提供实践探索方向。

7.2 论文创新点

(1)从“市井”的角度解析住区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本就是为人所用,人的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社会意义。街道空间作为承载市井的“容器”,发生着居民的最日常生活行为,展现了城市的特有风貌。本文从“市井”的角度去解析住区街道空间,本质上是探究城市、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街道人性化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2)围绕市井延续的理念,本文尝试构建了与时俱进的街道空间理念与方法体系。

街道空间是承载市井生活、延续市井特质的土壤。在本文中,选取典型街道空间,探究其中人的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探寻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日常生活需要将被视作街道空间营造市井生活氛围的重要依据。总结并分析现状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规划理念及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两大方面探寻住区街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3)在市井语境下,提出了住区街道的转型规划理念与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所谓市井语境,即出发点在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街道更新建设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交通问题,而是转向对人的关注。探究住区街道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反思现有街道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关注百姓生活、延续城市特质的街道规划理念和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以市井为视角研究住区街道,尽可能深入地探寻了街道空间与生活氛围的关系。但由于笔者学术能力、精力所限,论文必然存在进一步拓展与研究的空间。主要包括:

(1)住区街道的生活氛围是由街道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呈现的统一体,完善的空间环境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探寻了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但当地居民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都会对街道氛围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同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专家学者继续研究。

(2)住区街道生活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规划师的努力,在复杂的城市发展运作中,街道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涉及到多方主体。街道两侧的建筑开发建设多由地产开发商进行,街道的空间管理和维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而街道边界也正处于双方控制权限的交界处。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街道环境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是未来实践探索的重点。

如王畅同学的学位论文《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 主要结论

(1)有机更新是被撤并镇发展的有效手段

被撤并镇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环境的统筹利用和合理布局,尤其中心主城得到了优先发展。然而,被撤并镇原有社会基础被边缘、破坏或者已经不适应,无法组织起高效的生产和输出优质的社会生活。被撤并镇存在区域协调性不足、存量闲置性衰败、功能服务性弱化、文脉断裂式危机和景观品质性不佳等问题与困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有机更新的理念,采取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有机更新方式,促进空间、文化、环境、人居有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由分离到融合、空间由自我到协同、设施由配套到共享、文化由危机到传承和环境由相似到特色,体现被撤并镇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壮大区域的真正价值。

(2)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关键前提

被撤并镇应该有强烈的接轨中心意识和融入区域意识,主动依托区域、承接职能、分担职责,这是被撤并镇壮大自我、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的重要途径。按照整体统筹、有机协同的思路,推动港口门户职能承接、产业职能升级、生态职能修复,融入主城打造人居一体、空间一体、设施一体、交通一体的互动一体化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强化港口宜居特色、设施特色、文化特色和水乡特色,以区促镇、以镇强区,成为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

(3)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

宜居、舒适、整洁的空间满足了人民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为被撤并镇注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而有机更新又为新需求、新品质和新发展提供了载体。按照整体协调、空间协同的思路,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的创新发展,重构空间结构、调整用地构成、整合用地布局,赋予空间活力,落实担当、提升功能、充分发展、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和服务区域,推动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

(4)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目标

被撤并镇具有普通自然村落或选址新建村无法比拟的设施建设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均等化,是实现宜居生活和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按照与时俱进、辐射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港口“投入少、见效快、利用率高”的比较优势,修补和健全公共设施、赋能和提档服务品质、培育和孵化新型载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宜,均衡发展、更适人居,推进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

(5)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根基

被撤并镇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在地环境特色,撤并后不会改变,具有稳定持久的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按照人文有情、有机延续的思路,增进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社区文化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彰显底蕴,为历史文化名镇添砖加瓦,推动凤凰古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与内涵向纵深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

(6)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独特标识

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积累性和动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重要保障。按照因地制宜、新陈代谢的思路,立足港口在地特质和自然资源,增强地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复愈能力,水网治理、水乡营造,盘活滨水廊道、配置乡土绿化、定制街道空间,发挥区位优势、大河生态优势,促进优美诗性的江南水乡环境与现代生活有机复合,推动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

6.2 创新点

(1)有机更新视角的创新

当前被撤并镇整治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往往停留于物质性磨损的补偿,而忽视区域关系的分离、文化特色的泯灭和乡土情感的流失;基于有机更新的被撤并镇研究也多在政府的价值选择基础上探讨更新原则与手段,很少关注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内涵,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本研究从有机更新视角出发,依据人民、政府和社会的新时代要求,通过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层面探寻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框架与策略,突破了以往宽泛的研究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推动被撤并镇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民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并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的认同和建设,为被撤并镇有机蜕变和再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具体实施方法的创新

关于被撤并镇的发展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性层面,较难具体实践和落实;本研究打破以往的宏观形式,根据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将其发展问题拆解为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及具体实施方法,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从区域一体的发展、空间转型的优化,到设施共享的提档,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承、水乡环境的塑造,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承接,由中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更替到演进,不仅是人居环境系统调适、修复和发展的过程,也符合生命体新陈代谢、动态演进的发展规律。

6.3 不足与展望

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各被撤并镇的发展基础、现状情况具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认识有限,本研究难免有疏漏之处。主要包括:

(1)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了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内容和策略,而规划的设计、管理、运作、实施等各个过程都会对更新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内涵、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被撤并镇缺乏考察,对被撤并镇的发展规律缺乏更广泛的样本。

(2)在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中,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切入研究,然而,由于有机更新的内涵思路和被撤并镇的实际状况具有多样性,需要更多理论和技术研究来提出更为丰富的策略结论。期望能够以点带面,抛砖引玉,通过对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分析研究,为其他被撤并镇的发展提供一点经验和铺垫,在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中提出更加多元和契合的发展模式,为被撤并镇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应当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核心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实证研究等出发,阐述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论点。一篇论文,论点可能有多个,应进行综合和提炼。

论文研究结论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应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结论的内容

学位论文结论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其中“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必写内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没有。“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一般也是要有的。

(1)研究的主要结论

导语:简短阐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导语部分的内容可以省略。特别提醒,成果与结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果是指完成了哪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分层次简短陈述经综合和提炼后的研究结论(一般是论点)。表述方式主要有:

①一般采用“是什么”的表述方式。

②也可以采用分次的表示,先阐述那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是什么”的表达方式。

对于研究的结论,应根据论文的研究核心,建议还应阐述以下内容(根据研究核心进行选项):

●研究结论解答的问题、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创新、拓展、完善);

(2)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简短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创新。

对于研究的创新点,建议还应阐述创新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可参照上条思考)。

(3)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

◆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结论的撰写要求

结论的语言表述应严谨、精炼、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一般500字左右。

如李霞辉同学的学位论文《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研究的主要结论

(1)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布局整体呈“井”字型。

沙上地区特殊的成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的塑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呈“井”字型的整体格局;其特征是:前后通透的居住空间、均等性的交通网络、田庭式的农耕格局;聚落格局蕴含着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观和与遵从自然的环境观。

(2)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是“一埭一河”。

基于埭、路、河空间要素的位置关系,“一埭一河”是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在“因地制宜”下,还有“两河夹一埭”、“两埭夹一河”、“两埭夹两河”、“三河夹两埭”四种形态;聚落形态体现着沙上村埭独有的就近耕作的护田思想、依岸傍水的置宅理念、青睐自然的生活情结。

(3)影响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移民文化、防洪排涝、生活需求、排灌系统五个方面。

自然环境、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布局,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圩塘上的村庄。

移民文化、生活需求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态,没有亲缘关联的移民难以聚落成块状形态,造就了简洁的一字形埭。

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涉及内外水系,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水网格局和形态的类型。

(4)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要素、河埭相邻的水网格局等作为传统乡土文化应予以保护传承。

①在空间要素方面,通过整治河流和乡土化生态环境建设,传承村埭的乡土风貌,优化聚落环境,彰显乡村聚落形态的乡土品格。

②在水网格局层面,通过保持河埭相邻的环境特色,提升标志性节点,注重乡村空间感,延续乡村聚落的形态原色。

③在乡土文化方面,生态性地保护村埭的文化脉络,光大沙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保护乡村聚落形态蕴含的文化内涵。

如孙青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锦丰镇西界港村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主要结论

(1)政民互动理念与村庄环境整治需求高度契合

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角色作用都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整治项目,政府和村民应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的互动;而“政民互动”的核心理念是承认和尊重彼此的诉求,为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情、合理手段,发生协调合作行为,从而达到互惠共赢状态。政民互动式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应然也是必然。

(2)不同的村庄环境整治内容应采用相呼应的互动规划策略

不同的整治内容呈现不同的整治特点,为达到最理想的整治效果,不同整治内容应有不同的规划策略,政民应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充分互动,形成良性、互补、合作的状态。

①整治规划方案的组织——配合式策略。方案组织由政府主导的同时,还需要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向其提供意见和建议;

②整治项目及时序的确定——协调式策略。整治资源有限,而政民双方诉求不同,尊重并协调双方需求是十分必要的,该策略主要包含了权重赋值法;

③基础设施与安全防灾的整治——援助式策略。该类项目公共性强,由政府主导,还应透明化操作,让村民知情了解,获得支持理解;

④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的整治——协同式策略。该类不同的公益属性决定其不同整治主体,政民应通力合作协同整治以保证其灵活性和利用率,该策略有“协同配置,各司其职”和“明晰产权,合作共治”的对应措施;

⑤住宅建筑与私家院落的整治——引导式策略。该类有很强的私人属性,在保证村民自主整治的同时,政府还要提供实际合理的参考方案,积极鼓励引导村民;

⑥环境亮化与景观风貌的整治——参与式策略。该类初期整治靠政府,后期维护靠村民,呈现“政主民辅,优势互补”与“全程参与,保障成效”的整治特点;

⑦整治资金的投入——奖励式策略。挖掘村民的投入潜力是保障资金链的重要方向,“政策倾斜,权限奖励”和“比例补贴,信贷担保”是鼓励调动村民的有效措施;

⑧整治的监督管理——契约式策略。整治中的管理是保证整治成效的手段,而后期的管理是维护整治成果的保障。“静态控制,任务指标化”和 “动态维护,契约实时化”是这两个时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6.2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但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这绝不可以一蹴而就。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的一次粗浅、尝试性探索,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另一种思路,寄希望于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些许基础方向上的指引或助益。笔者也希望参与村庄规划的工作者,能够将文中提倡的“政民互动”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念方法是否有助于村庄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的提升,为其不足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笔者希望:

首先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实践的评估,考察政民互动运用效果及其不足,进而能提高完善现有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再者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决策学等学科知识以研究方法,分别从政府和村民二者视角进行单独研究,深入实际调查,探索政府和村民行为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民互动意愿和深度等的具体方法。

如高好好同学的学位论文《市井的延续:苏州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 研究结论

(1)在现代住区街道中,传统市井生活仍然顽强存在。

现代城市居住模式的改变,使许多街道生活场景逐步成为记忆,但人的生活核心并未改变。人们的某些习惯不会因小巷子变成大马路就消失,只是类似的场景更难寻觅罢了。但凡说得过去的街道,就会自有魅力,吸引着人们观看、驻足、嬉戏……可以说,市井是一直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的街道建设忽略了它。

(2)住区街道环境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街道的不同氛围。或亲切宜人、或静谧祥和、或空旷单调。普遍来看,空间条件优越的街道会吸引更对的人群驻足活动,反之,街道只沦为人们通勤的路径,枯燥乏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但通过不同街道的物质空间要素对比,可以发现,空间环境的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3)市井式微是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工具理性主义导致了以车为本的街道建设。其次,过度封闭的住区形态使得街道界面不友好,加剧了街道冷漠。再者,街道商业氛围太浓,人文休闲功能配置不足。最后,节奏过快的都市生活带来各种压迫感,人们缺少闲暇的时光和心境。前两点直接作用于街道空间建设,后两点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历史、社会等原因。

(4)通过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可延续苏州市井特质。

现代住区街道中市井几近消亡,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延续市井,必须转变街道建设的发展理念:应该从居民的市井生活入手,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当前时代背景与苏州住区条件出发,考虑市井延续的可能。从街道功能、空间、活动,提出街道“转型”应对思路。并结合苏州住区街道现状,通过街道共享、场所营造、边界融合重塑生活氛围,为市井延续提供实践探索方向。

7.2 论文创新点

(1)从“市井”的角度解析住区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本就是为人所用,人的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社会意义。街道空间作为承载市井的“容器”,发生着居民的最日常生活行为,展现了城市的特有风貌。本文从“市井”的角度去解析住区街道空间,本质上是探究城市、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街道人性化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2)围绕市井延续的理念,本文尝试构建了与时俱进的街道空间理念与方法体系。

街道空间是承载市井生活、延续市井特质的土壤。在本文中,选取典型街道空间,探究其中人的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探寻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日常生活需要将被视作街道空间营造市井生活氛围的重要依据。总结并分析现状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规划理念及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两大方面探寻住区街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3)在市井语境下,提出了住区街道的转型规划理念与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所谓市井语境,即出发点在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街道更新建设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交通问题,而是转向对人的关注。探究住区街道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反思现有街道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关注百姓生活、延续城市特质的街道规划理念和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以市井为视角研究住区街道,尽可能深入地探寻了街道空间与生活氛围的关系。但由于笔者学术能力、精力所限,论文必然存在进一步拓展与研究的空间。主要包括:

(1)住区街道的生活氛围是由街道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呈现的统一体,完善的空间环境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探寻了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但当地居民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都会对街道氛围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同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专家学者继续研究。

(2)住区街道生活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规划师的努力,在复杂的城市发展运作中,街道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涉及到多方主体。街道两侧的建筑开发建设多由地产开发商进行,街道的空间管理和维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而街道边界也正处于双方控制权限的交界处。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街道环境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是未来实践探索的重点。

如王畅同学的学位论文《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 主要结论

(1)有机更新是被撤并镇发展的有效手段

被撤并镇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环境的统筹利用和合理布局,尤其中心主城得到了优先发展。然而,被撤并镇原有社会基础被边缘、破坏或者已经不适应,无法组织起高效的生产和输出优质的社会生活。被撤并镇存在区域协调性不足、存量闲置性衰败、功能服务性弱化、文脉断裂式危机和景观品质性不佳等问题与困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有机更新的理念,采取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有机更新方式,促进空间、文化、环境、人居有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由分离到融合、空间由自我到协同、设施由配套到共享、文化由危机到传承和环境由相似到特色,体现被撤并镇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壮大区域的真正价值。

(2)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关键前提

被撤并镇应该有强烈的接轨中心意识和融入区域意识,主动依托区域、承接职能、分担职责,这是被撤并镇壮大自我、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的重要途径。按照整体统筹、有机协同的思路,推动港口门户职能承接、产业职能升级、生态职能修复,融入主城打造人居一体、空间一体、设施一体、交通一体的互动一体化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强化港口宜居特色、设施特色、文化特色和水乡特色,以区促镇、以镇强区,成为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

(3)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

宜居、舒适、整洁的空间满足了人民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为被撤并镇注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而有机更新又为新需求、新品质和新发展提供了载体。按照整体协调、空间协同的思路,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的创新发展,重构空间结构、调整用地构成、整合用地布局,赋予空间活力,落实担当、提升功能、充分发展、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和服务区域,推动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

(4)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目标

被撤并镇具有普通自然村落或选址新建村无法比拟的设施建设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均等化,是实现宜居生活和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按照与时俱进、辐射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港口“投入少、见效快、利用率高”的比较优势,修补和健全公共设施、赋能和提档服务品质、培育和孵化新型载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宜,均衡发展、更适人居,推进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

(5)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根基

被撤并镇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在地环境特色,撤并后不会改变,具有稳定持久的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按照人文有情、有机延续的思路,增进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社区文化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彰显底蕴,为历史文化名镇添砖加瓦,推动凤凰古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与内涵向纵深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

(6)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独特标识

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积累性和动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重要保障。按照因地制宜、新陈代谢的思路,立足港口在地特质和自然资源,增强地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复愈能力,水网治理、水乡营造,盘活滨水廊道、配置乡土绿化、定制街道空间,发挥区位优势、大河生态优势,促进优美诗性的江南水乡环境与现代生活有机复合,推动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

6.2 创新点

(1)有机更新视角的创新

当前被撤并镇整治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往往停留于物质性磨损的补偿,而忽视区域关系的分离、文化特色的泯灭和乡土情感的流失;基于有机更新的被撤并镇研究也多在政府的价值选择基础上探讨更新原则与手段,很少关注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内涵,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本研究从有机更新视角出发,依据人民、政府和社会的新时代要求,通过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层面探寻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框架与策略,突破了以往宽泛的研究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推动被撤并镇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民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并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的认同和建设,为被撤并镇有机蜕变和再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具体实施方法的创新

关于被撤并镇的发展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性层面,较难具体实践和落实;本研究打破以往的宏观形式,根据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将其发展问题拆解为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及具体实施方法,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从区域一体的发展、空间转型的优化,到设施共享的提档,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承、水乡环境的塑造,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承接,由中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更替到演进,不仅是人居环境系统调适、修复和发展的过程,也符合生命体新陈代谢、动态演进的发展规律。

6.3 不足与展望

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各被撤并镇的发展基础、现状情况具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认识有限,本研究难免有疏漏之处。主要包括:

(1)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了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内容和策略,而规划的设计、管理、运作、实施等各个过程都会对更新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内涵、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被撤并镇缺乏考察,对被撤并镇的发展规律缺乏更广泛的样本。

(2)在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中,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切入研究,然而,由于有机更新的内涵思路和被撤并镇的实际状况具有多样性,需要更多理论和技术研究来提出更为丰富的策略结论。期望能够以点带面,抛砖引玉,通过对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分析研究,为其他被撤并镇的发展提供一点经验和铺垫,在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中提出更加多元和契合的发展模式,为被撤并镇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2、关注@年华似水,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3、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稳住别慌,一定通过,加油!!

我的知乎更多精彩文章:

后悔没早点收藏论文公众号大盘点?

毕业论文怎么选题?

淘宝的论文代写靠谱吗?

论文摘要怎么写?

毕业论文怎么选题?总是被老师驳回,有什么好的选题思路和方法指导吗?

怎样可以免费看知网里面的论文?

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什么样的?

毕业论文的研究背景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找不到创新点,应该怎么写?

怎样设计一份好的调查问卷?

论文查重30%重复率怎么办?

对于读文献,你有哪些愿意分享的技巧?

怎么写文献综述?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科研大牛们怎么读文献?

如何看懂英文文献?

如何高效管理文献?

怎样写文献综述?

人工降重在哪里找靠谱点 ?

毕业论文修改降重淘宝的靠谱么?

文献综述述评怎么写?

论文摘要怎么写?

开题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呢

硕士论文实在写不出,怎么办?

硕士论文必须要天天努力才能写出来吗?

研究生新生要怎么看论文?

老师让研究生读论文,论文内容又看不懂,要从论文中学习什么?

论文基本包括什么结构,怎么写?

写论文时可以把参考文献直接复制过去吗?

开题报告PPT怎么做?

本科毕业论文水一水能过吗?

本科毕业论文找不到数据怎么办?

本科毕业论文好通过吗?

如何在一天之内写完一篇毕业论文?

如何在论文中画出漂亮的插图?

论文查重怎么查?

毕业论文学校统一查重前,大家自己查了大概几次呢?

有人知道哪些毕业论文查重的软件和知网差不多的?

如何看待导师直接说"你写的论文就是垃圾"?

论文降重有什么有用的技巧?

怎样降低知网重复率?

有哪些论文降重的方法?

有什么性价比高的论文查重方法?

花钱请人给自己的论文降重靠谱吗?

请问大家有没有论文降重的方法?

你们都是用哪款论文降重软件的?

论文降重的软件真的靠谱吗?

硕士毕业论文查重方法及标准是什么?

距交硕士毕业论文还剩7天,目前一个字还没写,如何快速完成?

论文盲审是怎样一种体验?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盲审专家都审什么?对内容、方法等会看得很细吗?

硕士毕业论文盲审挂了,该不该申诉?

研究生论文盲审,然后没过,不知道怎么办?

如何写好一篇综述类论文

怎么进行论文答辩?

本科毕业论文写不出来,想退学,怎么办 ?

我在英国留学,想要论文辅导,问一下可以找哪家线上辅导机构?

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

课程论文怎么写

大学平时的课程论文该如何写?

毕业论文怎么写才能不焦虑

论文写不下去时咋办?

不要复制粘贴,大家都是怎么写毕业论文的?

本科生论文初稿很多复制粘贴,怎么降重?

写论文写到要吐了怎么办?

毕业论文完不成,我该怎么办?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写论文如何找参考文献?

问下各位大佬在本科期间是如何写毕业论文的?

本科论文一个星期能写完吗?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维普怎么降重啊?明天就交论文了。?

如何在一个晚上论文快速降重呢?

论文降重有比较靠谱的么?

硕士论文盲审好通过吗?

硕士论文盲审难过关吗?

通常论文答辩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通过,不通过的概率大吗?

本科论文答辩需要准备ppt吗?答辩步骤是什么?

九、农村电商的发展背景?

农村电商最初的发展,是在农村地区网购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开始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农村这个进程是中国的整体城镇化推动的,过去二三十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我们今天农村电商开始前的大背景。三农是我国立国的重要根基,也是各行各业最终需要协同服务的核心领域。电子商务最初产生于城市,发展壮大于城市。在农村越来越像城市的今天,电商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村镇中。

农村的互联网和电商将同时在微观个人的物质生活改善和精神生活改善上发挥关键的作用。

十、科技论文摘要前言结论的写作特点?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