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89 2024-09-15 11:11

一、如何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文化设施,是指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举办的文化(科技)宣传、开展的文化活动、施行的文化管理、进行的文化生产(经营)、提供的文化服务(消费)的场所和载体,它包容着多渠道、多格局、多形式的政府主办、集体操办、民间兴办及联营合办的文化事业、文化娱乐设施和网点。

  一、增强主体意识

  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事业重点的农村文化事业,外延非常广泛,内涵相当丰富,蕴含着组织、机构、网络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互为因果、互相制约地有机联系着,共存于社会文化事业构建整体之中。当然,受主客观条件所制约,上述诸要素往往不能同时并生,亦很难同步完善。基于此,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必须、也只能采用逐步拓展的方略。不论从农村文化现实基础着眼,还是以发展战略全局审视,当前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必须把主体文化设施建设这一举足轻重的要素,摆在突出位置。

  农村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录像厅、舞厅等娱乐网点比比皆是,这些对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无疑是个补充,但带来的负效却接踵而来。显而易见,不论是为了充分显示主体文化对众多市场文化广泛的文化示范、导向功能,还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服务需要,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理所应当将其放在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上。

  二、增强职能意识

  “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属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文化站的设施建设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当地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二是成为主导、示范当地社区文化事业开展的管理中心。为此,主体文化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增强职能意识。在构建设施时,从建筑造型到布局设置,从活动内容到区间结构,都要精心安排,以求最佳效果。

  主体文化设施作为公益性的存在,要留有余地。社会性活动场所,不仅周围的人流量大,且不同层次结构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建筑物四周要尽量留有适当空间。要合理组合,为实施宣传教育、开展文化活动、培训文艺骨干、收集民间艺术、管理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不同爱好和需求等的需要,文化站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服务性,做到有偿、无偿服务有序配置。

  三、增强个性意识

  主体文化设施的展现及运作,不仅对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示范,引导各地文化市场,带动辐射周边乡村。

二、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背景介绍

农村基础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重要的一环。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日益凸显,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基础建设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良好的基础设施将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有效途径

完善农村道路建设: 加强农村公路、村村通路、客运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交通便利度,便于农产品运输和市场流通。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改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影响。

发展农村电力网络: 推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普及清洁能源,解决农村电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

农村基础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畅通的交通、充足的水资源、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及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将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结语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也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农村基础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为您对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提供帮助。

三、怎样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广场,娱乐室,娱乐设备等。要深挖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组织群众评选农村道德模范。

二是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好优秀的农耕文化,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农村曲艺等要传承发展,加以保护。

三是重点发掘乡土文化。搞好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四是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村镇户创建活动,和陈规陋习作斗争,抵制封建迷信,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标准?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五、关于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惠及民生,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完善体系、提高效率,坚持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原则。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农村寄递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覆盖。

六、乡镇如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日益涌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当前,应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一是建议重构村庄公共文化场所。我国乡村应结合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习惯,充分整合现有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场所。

二是建议汇集乡村文化艺术能人。文化艺术能人是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的关键,村庄应挖掘本村具有艺术才能的村民,鼓励他们基于村庄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艺术创作。

三是积极举办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村民生活逐渐从公共空间退守到私人领域。因此,针对新变化新趋势,创新村民娱乐方式,比如广场舞、乡村春晚等能够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首先要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之摆到应有的位置。

2、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多方筹措资金。

3、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4、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技术等级。

5、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基础设施长期发挥功能。

6、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八、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要标准?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九、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十、如何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要紧密结合本乡本村的实际,抓紧研究落实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任务,使农村党支部建设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广大农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和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二,以加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党支部要提高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农村党支部要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支持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民主,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农村党支部要提高领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这是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农村党支部要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科学分析各种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善于协调农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特别是要在执政实践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应急机制,增强共产党执政的效率,把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聚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

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团结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我们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农村党支部要勇于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在充分发扬民主、实现集体领导、维护党员权利、维护中央权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强大优势。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执政权的实际把握者,是党在农村的形象和代表。因此,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和配备上,一定要选拔那些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一定党组织生活经历、有较高组织领导能力、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来担任。在选拔任用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的程序上,既要坚持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又要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实行党员民主选举,同时要坚持选举过程中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禁在党支部书记选举中出现各种违反选举规定的不正当行为。不能采用公开招标、风险抵押的办法竞选党支部书记,也不能用“书记组阁”的办法由党支部书记一个人配备其他成员。

第五,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我国,农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党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群众基础能否扩大,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农民群众对党的态度。由此可见,农村党支部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中的重要性。

第六,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环境、对象和组织依托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农村党支部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做榜样,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要坚持以农村党支部建设带动农村各种组织的建设,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党支部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